8月25日晚间,成都市兴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(证券代码:000598.SZ,证券简称:兴蓉环境)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务报告。报告期内,公司喜提营收净利“双增长”佳绩,实现营业收入31.60亿元,归母净利润8.2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2.66%、 18.33%。
兴蓉环境是中国大型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,已形成了“水务+固废”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。同时,公司立足成都,扎根四川,不断开拓市场,已完成国内8个省份的业务布局,成功从地方水务平台转型成为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。
水务业务稳步增长,成都水七厂三期建设有序推进
水务业务板块是兴蓉环境利润贡献的主力军,其业务范围主要包含自来水业务、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业务。报告期内,水务板块稳步增长,实现营业收入24.92亿元,占比78.88%同比增长10.15%。公司运营及在建的供水项目规模约为418万吨/日、污水处理项目435万吨/日、中水利用项目规模102万吨/日,其规模优势、运营能力、技术优势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。
2022年以来,兴蓉环境不断推进项目建设,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发展动力。成都市自来水七厂(三期)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,预计近期将形成20万吨/日生产能力,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的供水规模,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。据悉,该项目投资规模13.42亿元,供水范围涵盖了成都市中心城区(含高新区)、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、郫都区等地区,项目建成后有望使成都日供水能力提升80万吨,保障供水安全。在该项目中,兴蓉环境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全厂流程进行自动控制,可实现生产调度的最优化,有效减少物耗、能耗,降低多项成本。
秉承“让环境更优、让生活更美”的责任理念,兴蓉环境在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方面不遗余力。在近期四川连续高温背景下,居民用水需求持续攀升,兴蓉环境及时启动夏季高温供水应急预案,确保了夏季高峰供水工作平稳有序进行。
从行业来看,随着水务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效能叠加城镇化进程,水务建设规模将持续扩张,兴蓉环境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。国泰君安研报指出,到2025年,污水处理方面将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、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/日,用水总量预计由2020年5813亿立方米增长至2025年不超过6400亿立方米,稳增长背景下水务基础设施还将适度超前建设,水务规模扩张速度有望超预期。该研报还指出,水价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,有望助力水务公司盈利能力提升,水务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。
万兴发电厂(三期)获批,为公司发展增添新动能
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背景下,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,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至关重要。根据《“十四五”期间“无废城市”城市建设工作方案》,“无废城市”将从2019的11+5试点扩展至百余座城市,有望带来环保行业需求的全面释放。兴蓉环境凭借现有优势,快速切入环保领域,为公司发展打造了新的利润增长极。
报告期内,兴蓉环境环保板块实现收入6.16亿元,同比增长27.08%,占营业收入比重的19.51%,其业务范围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、垃圾渗滤液处理和污泥处置业务。目前,公司所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模为6900吨/日、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规模为5630吨/日、污泥处置项目规模为1516吨/日,规模优势领先,有望助力公司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浪潮中抢占先机。
在此基础上,兴蓉环境持续强化环保领域布局,不断推动重大项目的落地,为公司发展增添新动能。日前,为推动成都地区的资源循环利用,兴蓉环境全资子公司再生能源公司启动了对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(三期)项目的投资建设工作,该项目于近期已获得发改委核准批复。
据悉,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是亚洲最大的垃圾协同焚烧处置单体项目,投资金额为57.62亿元,除生活垃圾焚烧、污泥干化协同处理外,还新增了厨余垃圾处理设施,公司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。项目投建后,日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5100吨,发电量近400万度电量,有望推动成都地区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。在近期四川电力紧缺的背景下,万兴发电厂满负荷运行生产,实现了上网电量大幅增长,充分助力电力保供。
广发证券研报指出,2020年末,全国焚烧产能为66万吨/日,焚烧率尚处于低位,预计2035年远期焚烧产能规模将达128万吨/日,仍有近一倍的成长空间。兴蓉环境有望伴随行业发展迎来广阔的成长空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兴蓉环境于2022年4月开展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,公司2022年至2024年业绩考核分别剑指71亿元、80亿元、90亿元营收目标。该计划不仅将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,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,也彰显了兴蓉环境向更高发展目标前进的决心和信心。
面对未来的发展,兴蓉环境表示,将秉持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理念,在加强区域拓展的同时,沿业务链条纵向延伸、横向拓展,持续扩大经营规模,向成为资产优良、技术先进、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前进。(CIS)
原文链接:https://yq.stcn.com/yqsl/202208/t20220829_4826339.html